距离小米汽车正式亮相,已经不远了。
近日,多家媒体实探北京亦庄小米汽车工厂,发现已开工,量产落地箭在弦上。
据界面新闻,一位接近小米汽车的知情人士透露,小米汽车现在正处于试生产阶段,这项工作开展不足一个月。目前小米每周生产大约50辆样车,夜间工人很少。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小米汽车拿到工信部的批文预计在最近两个月,最迟年底前可获批,然后可以开始量产。
目前,小米汽车亦庄工厂又在大规模地招聘车间工人,招聘规模在100人上下,平均薪资在6000至7000元,每日工作时长为8小时,周末双休,随时入职。
据证券时报,近期外媒报道,小米公司已经获得了中国相关部门的批准,可以进行电动汽车的生产。这意味着,这家智能手机制造商距离明年量产汽车的目标更进一步。对此消息,小米方面尚未有公开回应。
而据界面新闻,记者向一位接近发改委的人士求证,该人士对小米汽车获批传闻一事并未否认。
这是否意味着雷军的造车梦已经离实现不远了?
已经获得造车资质?
小米汽车近期动作频频
对于想跨界造车的企业来说,造车资质是必须跨过的门槛。
据证券时报,此前市场曾有传言称,小米造车将承接北京宝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沃汽车)的造车资质。不过在今年6月,工信部发布了《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371批)》,其中在撤销企业及产品部分中出现了宝沃汽车的身影。宝沃汽车自行申请注销了乘用车的汽车生产资质。这意味着,小米造车资质或许难以通过借鸡下蛋的形式解决。
不过据外媒报道,负责监管中国汽车行业新投资和产能的国家发改委本月早些时候批准了总部位于北京的小米公司生产电动汽车,小米将成为自2017年底以来第四家获得发改委批准的合资企业。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现行的法规,国内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必须取得两个资质才能生产销售:其一,是发改委有关汽车投资企业生产项目的备案,新能源车企需要证明自身的融资能力、研发能力、生产能力、品质保障等多方面实力,得到发改委认可。得到该资质后,企业需要在2年内建设工厂,3年内销售车辆;其二,是工信部主管的汽车生产企业准入资质,车企需要满足《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
此前,新能源汽车双资质极难获得。这也是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选择代工的原因之一,更是博郡汽车收购一汽夏利、拜腾汽车收购一汽华利的最重要原因。如果真的得到了发改委的认可,意味着小米已经拿到了半张造车入场券。不过小米对此并未公开回复。
而据界面新闻,记者向一位接近发改委的人士求证,该人士对小米汽车获批传闻一事并未否认。
虽然获得造车资质的问题没有明确实锤,但近期小米汽车相关消息频现。
公开资料显示,近日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登记备案xiaomiev(EV即纯电动车)网站域名。该公司成立于2021年11月,法定代表人为雷军,注册资本10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技术开发、新能源车整车制造、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技术研发、道路机动车辆生产等,由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全资持股。
除此之外,小米还在增持汽车智能底盘系统供应商上海同驭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驭汽车)。公开资料显示,近期同驭汽车发生工商变更,股东新增小米旗下北京小米智造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公司注册资本由约3499.39万人民币增至约3946.34万人民币,增幅约12.77%。
近期,也有网友晒出在乌鲁木齐-昌吉城市快速路上偶遇了经过伪装的四辆小米汽车在路上飞驰。8月19日,雷军也现身新疆,发布了一条测试一下